這個殺手不太冷——大腸癌,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癥!
來源:來源:蕪湖廣濟醫院
時間:2021-06-09 11:41:14
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隨著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齡化的加劇,大腸癌發病率以每年4.2%的速度持續上升,但早期診斷比例卻不足10%。
最新數據顯示,在我國發病率總體上呈上升趨勢,而發病年齡卻在年輕化,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,有可能超越肺癌成為新的癌癥之王。我國大腸癌發病人數較10年前增長了1倍之多。在所有惡性腫瘤中,發病率迅猛上升至第3位,每年約37.6萬人被確診,19萬人死亡!平均每天約1000人被確診!但是,它又是最容易預防的。
8%被誤診、漏診!早癌發現率<10%!
有研究顯示,某三甲醫院每年做結腸鏡檢查4000多例,結直腸癌診治1000多例,其中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大腸癌早期病變的僅不到200例,發現結腸息肉患者則更多。在這1000多例腸癌中,90%以上是進展期。更令人震驚的是,約80%的患者初次就診時被誤診為痔瘡、結腸炎等良性疾病,有的甚至當作痔瘡進行了手術,結果延誤了最佳的手術時機。大腸癌早發現三個月,經過治療后,可以明顯提高治愈率,不僅可以明顯減少治療費用,減輕很多痛苦,而且可以多活三十年。
之所以說腸癌是一個不太冷血的殺手,是有道理的
息肉是結直腸癌的“前身”,目前已明確至少80%-95%的結直腸癌都是從息肉一步步演化過來的,從小息肉→大息肉→高級別上皮內瘤變→息肉癌變這一過程一般需要5-15年,因此只要在這一過程中發現病變,并及時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。
一般50歲后,是腸癌的高發年齡段,所以,建議在50歲前,最好是40歲前,無癥狀做一次高質量的腸鏡檢查,非常重要。
退一步講,即使確診時已經癌變了,但只要還是早期,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還是非常理想的。
腸癌的高危人群
1.50歲以上人群:一般人50歲開始可考慮進行篩查,比如結腸鏡檢查,如無異常,10年后復查。有的專家更傾向于40歲開始篩查。、
2.既往有息肉的人群:如息肉小于1厘米,數目小于2個,并且是較為低危的息肉如管狀腺瘤,則可以在內鏡切除息肉后5-10年復查。如息肉數量超過3個或者有高危息肉,則建議每3年復查腸鏡。
3.既往有炎癥性腸病的人群:在出現癥狀后8-10年需要開始腸鏡篩查。
4.直系親屬相關人群:有一個直系親屬在60歲前發現腸癌,或者2個直系親屬均有腸癌的,應在40歲或者其最年輕的直系親屬發現腸癌時年齡減去10歲時開始進行腸鏡篩查:
腸癌預防:管住嘴,邁開腿從某些角度來講,大腸癌的病因,除了環境和遺傳因素,不外乎:吃的太好,動的太少,也是吃出來、懶出來的。
1、調整飲食①這就是少吃高脂肪、高蛋白、高熱量食物。比如燒烤、油炸、煙熏、食品。②增加水果、蔬菜和膳食纖維2、改變生活習慣①運動②戒酒和戒煙